「鎏金」是把金和水銀融合之後塗在銅器的表面,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,金就附著在銅器上不退落的一種技術。

「鎏金」過後的器物若要色澤美,「金」的成分要足夠,經過完整鎏金的器物,不但美, 而且光澤歷久不褪。

DSCN6035  

鎏金工藝是我國傳統的工藝技術,此技術始於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。製作上是將金和水銀合成金汞齊,塗在銅器表面,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,金就附著在器表上不脫。

到了漢代才有鎏金相關的記載:「內者未央尚臥,金黃塗竹節熏爐一具。」唐代稱鍍金,在傳統工藝中黃金塗也稱鎏金。

而關於鎏金技術的記載,最早見於梁代。《本草綱目.水銀條》引梁代陶景宏的話說:水銀「能消化金銀使成泥,人以渡物是也」。

汞很容易把金、銀等元素溶解變成「金汞齊(念做ㄐㄧ‵)」和「銀汞齊」。關於金汞齊的記載,最初見於東漢煉丹家魏伯陽的《周易參同契》。

DSCN6036  

中國古代建築中宮殿的鎏金琉璃瓦、寺廟的金身菩薩,西方大教堂的鍍金圓頂,都是用金汞齊塗上去的,等汞蒸發或被加熱驅除了,就成為"鍍"金的表面了。

  DSCN6038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nregal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